[一]网络技术基础
内容 内容细目 要求
1、网络技术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A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A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B
(4)网络通信原理 B (5)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 C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网络可以包括两台计算机,也可以由全球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相互间通过电缆、电话线和卫星建立连接。除了连接计算机外,网络还可以接连打印机、光驱、传真机等其他设备。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与分布处理。
一个计算机网络,不管它是连接几台计算机的局域网,还是跨越洲际的广域网,所能实现的主要功能都是一样的。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覆盖范围划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分并没有严格定量的规定,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
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按拓扑结构划分:星形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
四、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网络硬件:
1.1网络接口卡(网卡)。每块网卡都有唯一的一个固定的硬件地址,称为MAC地址。
1.2传输介质:网络的物理通道,分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种。
无线介质有 无线电波、红外线、微波、激光 等。
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等
1.3连接设备: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等
1.4工作站和服务器:
网络中的计算机按其功能的不同有工作站(Workstation)与服务器(Server)之分,工作站也称客户机(Client)。
服务器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的计算机,它能够提供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各网络工作站成员的信息请示等等服务。
享受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的那些计算机,我们称之为工作站。
2、网络软件:
2.1 网络操作系统。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NT、Windows 2000、Novell、Netware、Unix和Linux等
2.2网络应用软件。常用的软件有解压缩工具、文件下载工具、文件上传工具、网络媒体播放器等。
2.3网络通信软件,是执行各种网络通信协议和通信功能的程序。
2.4网络应用软件结构
浏览器/服务器(B/S,Brower/Server)结构:使用该结构,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操作。
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结构:使用该结构,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如CuteFTP等。
五、网络通信原理
1、OSI模型:是作为标准制定的,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并不是实用的协议体系。
2、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互联协议。主要是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大致可分成四层,它包含了TCP、IP、UDP、ARP等众多协议,TCP协议和IP协议是最重要的核心协议。
IP协议的工作是把数据包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TCP协议的工作是对数据包进行管理与校核,保证数据包的正确性。
TCP/IP协议是组建局域网的首选协议。
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主要协议。
OSI模型与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图
3、IP地址
3.1 IP地址的格式
网络之间实现计算机的相互通信,必须有相应的地址标识,这个地址标识称为IP地址。IP地址是惟一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位置的编号。
IP地址是由32个二进制位(bit)组成。常用“点分十进制”方式来表示。即将IP地址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以十进制数(0~255)来表示,各个数之间以英文圆点来分隔。
每个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网络标识netid和主机标识hostid。网络标识确定了该主机所在的物理网络,主机标识确定了在某一物理地址上的一台主机。
3.2 IP地址的分类
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A、B、C三种基本类型,每类有不同长度的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A类地址:32位地址中左边第一个8位为网络标志,其中第一位为0,其余24位为主机标识的IP地址
B类地址:32位地址中左边第一个16位为网络标志,其中前两位为10,其余16位为主机标识的IP地址
C类地址:32位地址中左边第一个24位为网络标志,其中前三位为110,其余8位为主机标识的IP地址
还有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试验和保留。
3.3 特殊IP地址:
公用地址与私有地址:
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随意访问。
私有地址则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只有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与Internet通信。
常用私有地址: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区分公用地址和私有地址目的是节约IP地址资源和提高安全性。
127作为环回接口预留,如:发送消息给127.0.0.1,此消息将回传给自己。
3.4 IP地址的管理
IP地址按照分级的方式管理。
IANA,负责全球IP地址与域名的管理。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中国IP地址与域名的管理。
3.5 IPV6
绝大多数IP地址已被美国所占有,使原本有限的IP地址资源出现分配严重不均衡的局面。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分得的大多是C类地址,A类和B类地址几乎没有。
IPV4由32个二进制位(bit)组成,IPV6由128个二进制位(bit)组成。
IPV6地址数量非常多,安全机制也增强了。
4、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传统电话
报文交换技术:电报系统
分组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IP电话
六、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
1、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
1、通过需求分析确定网络规模
2、选择局域网技术
3、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4、选择硬件
5、选择网络协议
6、选择软件
7、配置参数,测试运行
2、局域网技术
常用的局域网技术有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异步传输模式(ATM)等等。
目前,局域网中大多都使用以太网技术,根据带宽可分为10兆(10Mbps)、100兆以及千兆网络。一般选百兆以太网技术。
3、网络拓扑结构 星形、环形、总线形
4、网络协议
目前常用协议有:TCP/IP、IPX/SPX、NetBEUI、AppleTalk等。
TCP/IP协议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5、IP地址规划和配置
5.1 局域网内通常使用私有地址,使用静态IP地址,使用C类地址。
5.2静态IP分配和动态IP分配
静态IP分配:给每台计算机分配一个固定的地址。优点易于管理,缺点浪费IP地址资源。
动态IP分配:把IP地址暂时分配给用户使用,不使用时由服务器收回。优点实现了IP地址的动态分配,节约了IP地址资源,缺点安全性较差。
5.3设置静态IP地址和网关、子网掩码、DNS :
右键点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查看设置组件“TCP/IP协议”的属性。
5.4查看本机IP地址:
1、在“开始”——“运行”里输入: cmd 。再输入: ipconfig。
2、右键点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查看组件“TCP/IP协议”的属性。
6、子网掩码
作用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
A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255.0.0.0
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
7、网关
网关(Gateway)是连接基于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的设备,使数据可以在这些网络之间传输。网关可以说是一个网络与外界联系的出口。
网关可以是硬件,如路由器、服务器等,也可以是软件。
8、代理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是网上提供转接功能的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的作用:
(1) 充当局域网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出口,同时将内部网络结构的状态对外屏蔽起来,使外部用户不能直接访问内部网络。从这一点上说,代理服务器就充当了网关。
(2) 临时存储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
(3) 对局域网内用户访问外网的权限进行一定限制。
在浏览器中设置代理服务器:
在IE图标上右击→属性(或在IE窗口中选“工具”中的“internet选项”),打开“internet选项”窗口,再选“连接”→“局域网设置”→“代理服务器”,在其中作相应的设置。
9、DNS
DNS:域名系统服务器,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称为域名解析。
[二] 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
内容 内容细目 要求
2、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 (6)域名及其管理 B (7)因特网的接入 C (8)因特网的服务 B (9)因特网的使用 C
1、域名及其管理
1.1 什么是域名: 域名(Domain Name)是因特网上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网络间通过域名进行相互访问,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
1.2 域名解析: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之间是通过IP地址来进行通信的,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这项工作由域名解析系统(DNS)来完成。这一过程称为域名解析。
1.3 域名的基本结构:域名是由若干英文单词组成,中间由“.”来分隔,从右到左依次为顶级域名段、次高域名段等,最左的一个字段为主机名。
1.4 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
域名命名的一些共同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域名中包含的字符
①26个英文字母
②10个阿拉伯数字
③“-”(英文中的连字符)
(2) 域名中字符的组合规则
①在域名中,不区分英文字母的大小写。
②对于一个域名的长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例如,注册CN下域名,三级域名的长度不能超过20个字符。
1.5 域名的管理
全球域名的管理职责由“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来承担, 该组织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
我国的域名管理职责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承担。
2、因特网的接入
两种上网方式:
1. 拨号上网,通过电话线与因特网建立连接。
2. 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
2.1 拨号上网
2.2 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
3、因特网的服务
3.1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
3.1.1万维网:Word Wide Web(WWW),世界范围的网。
万维网采用B/S工作模式。
万维网的网页是一种“超文本文件”,是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编写的。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表明某网页在网络中的位置。
URL格式:协议名称://主机名/目录名/文件名
例1:http://www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18/14/webfile/index.htm
例2:ftp://ftp.ntzx.cn/downfile/student.rar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中的一种,使用TCP协议。
3.1.2电子邮件:E-mail 。
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
例1:
例2:
两种常用的邮件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使用计算机中的110端口。
POP3 :邮局协议第三版,使用计算机中的25端口。
3.1.3文件传输
文件传输协议(FTP)也是因特网上重要服务之一。
FTP也是TCP/IP协议中的一种,使用TCP协议。
FTP一般采用C/S工作模式。
常用的FTP工具有Cuteftp软件等。
3.1.4电子公告牌系统(BBS)
通过发“帖子”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BBS与“电子论坛”几乎是一致的。
3.1.5远程登录
远程登录(Telnet)也是TCP/IP协议中的一种,采用C/S工作模式。
4、因特网的使用(见必修主题1中的“网络信息的检索”)
[三] 网站的设计与评价
一、内容结构
网站的设计与评价 网站的概念 A 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B HTML语言的基本应用 C 网页制作 C CSS样式表的简单使用 B
JavaScript的简单使用 B ASP工作流程 B 网站的发布与管理 C 网站的评价 B
二、复习要点
1、网站的概念
(1)网站、网页、主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网站:因特网上具有相似性质、共同内容的一组信息资源就是一个网站。构成一个网站的基本元素是各种各样的文件以及存放这些文件的文件夹。
网页:网页是用HTML语言写成的文件,他存放在某一台计算机中,而这台计算机必须是与因特网相连的。
主页:主页实际上也是网页,通常用来表示访问某个网站时出现的的第一个页面。
2、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需求分析:建立网站前应明确建设网站的目的,确定网站的功能以及网站的规模、投入费用以及进行必要的市场分析等。
选题:选择网站主题,制定网站栏目,设计网站风格(标志、主色调、文字效果、版面布局),规划网站结构,确定网站运行环境,选择网站开发工具,分配网站开发任务。
3、HTML语言的基本应用
(1)HTML文件的基本结构:<html> <head>....</head> <body>........</body> </html>
(2)HTML中的基本标记:
<html>.....</html>——HTML标记,<html>表示文件为HTML文件,</html>表示代码结束
<head>......</head>——网页文件的头部信息。
<title>......</title>——网页标题,
<body>......</body>——主体标记,中间放置网页主体内容
<a h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18/14/index.htm">指向index.htm目标
<img sr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18/14/Picture/smile.gif">表示图像文件的位置
(3)文字设置
<hn></hn>——标题级别
align=left; align=right ; align=center——对齐方式
<font>——字体设置 <b></b>——粗体 <i></i>——斜体
<u></u>——下划线
(4)表格设置
<table>——表格标记 <caption>——表头
<tr>——表行 <td> ——单元格
(5)超链接设置
<a h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18/14/ 链接页面路径及文件名">——文字超链接
(6)图片设置 <img sr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18/14/图片路径及文件名">
(7)背景音乐设置
(8)表单设置
(9)框架设置
(10)其他
<br>——换行符 <p>——段落标记 <hr>——水平线
4、网页制作(见必修主题2中的“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5、动态网页
(1)动态HTML
所谓动态HTML,是指即使在脱离网络环境的情况下,网页下载到浏览器以后仍能够随时变换的HTML。
(2)动态网页和静态网页
静态网页:指没有后台数据库、不含程序和不可交互的HTML格式的网页。
动态网页:指包括动态HTML效果、ASP、PHP、CGI和JSP等网页技术在内的能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页面。
静态网页可简单地根据用户的请求传送已有的页面,无法实现各种个性化的交互功能,日常维护也十分繁琐;而动态网页则是由计算机实时生成,具有日常维护简单,更改结构方便,交互功能强大等优点。
6、CSS层叠样式表的简单使用。
能读懂简单的CSS样式表代码,并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内联样式表、外部样式表)和适当的层叠样式表,插入到当前网页的HTML代码中。
(1)内联样式表:
<style type="text/css"> 样式表内容</style>
(2)外部样式表:
< link href = "http://样式表文件名.css" rel = stylesheet type=”text/css”>
7、JavaScript的简单使用。
能读懂常见的Javascript代码(如日期显示、下拉菜单、计数器、动态字幕、跟随鼠标的图片、跟随鼠标的滚动文本、标题栏里的闪烁效果等),并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JavaScript代码插入到当前网页的HTML代码中。
(1)<SCRIPT>和</SCRIPT>标记对。该标记对可以放在< HEAD>和</HEAD>标记对之间,也可以放在<BODY>和</BODY>标记对之间。可以在一个HTML文件中使用<SCRIPT>标记对任意多次。
(2)指定脚本语言。例如: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cript>
标记对之间插入JavaScript代码。
8、ASP工作流程。
(1)使用不同技术编写的动态页面保存在Web服务器内,客户端用户向Web服务器发出访问动态页面的请求。
(2) Web服务器根据用户所访问网页文件名的后缀来确定该页面所使用的编程技术,然后把该网页文件提交给相应的服务器组件程序。
(3)服务器组件程序执行脚本代码,然后把执行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
( 4) Web服务器把执行结果连同页面上的HTML内容以及各种客户端脚本一同传送到客户端。
9、网站发布与管理。
(1)发布方式:申请免费空间,租用虚拟主机,租用专用服务器,购买自己的服务器。
(2) IIS的安装。
在windows 2000“控制面板”中,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在“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中单击“添加/删除Winndows组件”图标,在“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中,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IIS )”选项,单击“下一步”按钮开始安装,直至安装结束。
(3) IIS的设置。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管理工具”选项,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控制台,右击“默认Web站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虚拟目录”项,并按照向导提示输人虚拟目录别名、Web站点内容目录、访问权限,最后完成IIS的设置。
10、网站的运行与评价。
根据网站主题要求设计评价指标,对常见网站的建设质量与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网站的制作和运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收集反馈意见以便修正。一般要做好以下工作:检测网站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检查内容是否有错误;检查各处链接是否正确等。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6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