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条件变量的主要目的是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在某些条件成立之前等待。一旦条件成立,一个或多个正在等待的线程可以被唤醒。
与互斥锁的关系:虽然条件变量与互斥锁都是同步工具,但它们的用途是不同的。互斥锁主要用于保护对共享数据的访问,而条件变量则用于等待某个条件成立。在检查和修改条件时,通常需要使用互斥锁来保证操作的原子性。
核心操作:
等待:线程通过调用pthread_cond_wait来等待某个条件变量。这个函数会释放与条件变量关联的互斥锁,并让调用线程睡眠,直到另一个线程发出唤醒信号。
唤醒:线程可以使用pthread_cond_signal来唤醒一个等待的线程,或使用pthread_cond_broadcast来唤醒所有等待的线程。
使用模式:通常,线程在一个循环中检查条件,如下:
注意事项:
使用条件变量前,需要先初始化,可以使用pthread_cond_init。
不再使用时,应使用pthread_cond_destroy销毁条件变量。
虽然pthread_cond_wait在等待时会释放互斥锁,但在被唤醒并从pthread_cond_wait返回时,它会再次获得该锁。
由于存在所谓的"虚假唤醒"(spurious wakeup),线程在被唤醒后应该再次检查条件是否真的满足,这也是为什么通常在while循环中检查条件。
总的来说,条件变量提供了一种方式,允许线程在某些条件成立前休眠,并在条件成立后被唤醒,从而实现复杂的同步需求。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7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