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集简介
字符集是规定字符编码的规则。不同的字符集会将字符分别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编码。
Unicode编码可以使所有语言文字共用同一套编码规则,但是英语因为编码所用的位少所以会浪费很多空间。Unicode占用2个字节,英文字母只需要一个字节,用Unicode储存英文时会浪费一半的空间。
为了防止英文的编码占用过多的空白,可以将Unicode以utf8的方式来编码,节省空间。utf8编码会用1~4个字节来编码,避免了短编码也用2字节来编码这样浪费空间的方式。
Unicode字符集的UTF-8编码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强烈要求出现一种统一的编码方式。UTF-8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unicode的实现方式。其他实现方式还包括UTF-16和UTF-32,不过在互联网上基本不用。重复一遍,这里的关系是,UTF-8是Unicode的实现方式之一。
UTF-8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
UTF-8的编码规则很简单,只有二条:
1)对于单字节的符号,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因此对于英语字母,UTF-8编码和ASCII码是相同的。
2)对于n字节的符号(n>1),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都设为1,第n+1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下表总结了编码规则,字母x表示可用编码的位。
Unicode符号范围 | UTF-8编码方式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下面,还是以汉字“严”为例,演示如何实现UTF-8编码。
已知“严”的unicode是4E25(0101),根据上表,可以发现4E25处在第三行的范围内(0000 0800-0000 FFFF),因此“严”的UTF-8编码需要三个字节,即格式是“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然后,从“严”的最后一个二进制位开始,依次从后向前填入格式中的x,多出的位补0。这样就得到了,“严”的UTF-8编码是“ ”,转换成十六进制就是E4B8A5。
来自 <https://blog.csdn.net/u0/article/details/>
一般不使用ISO8859-1,ISO8859-1是单字节编码方式,可以看做是ASCII的拓展,定义了128~255的编码字符。多用于欧洲其他西文的编码,不用于中文。
在IDEA中用JAVA进行字符集转换
try里的两个语句:
- arr得到了一个数组,是将字符串str编码之后得到的二进制数组。
- arr通过String的该构造方法可以解码,变成字符串赋值给newStr
也可以从文档中看出,getByte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字节数组
有些字符集无法正常转化
GBK是GB2312的升级版,包含了所有GB2312的编码。所以GBK和GB2312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Unicode、utf-8、ISO8859-1之间均不能转化。
首先ISO8859的长度是一个字节,Unicode是两个字节的长度,长度上就不兼容。UTF-8的长度是根据内容自动变化的,无法和固定长度的字符集相互转化。
验证:
用以下方法对“你好”进行编码,可以得到各种字符集的编码结果
结果是
可以看到只有前两种是一样的,只有编码相同的字符集之间才能相互转换,所以GBK编码之后可以用GB2312解码,而其他的字符集之间无法转化。
到此这篇字符编码转化(字符集编码转换)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UTF-8可以将多字节字符串编码成多个字节来存储,而且开头都是1,所以结果的最后一行全是负数
不能直接打印arr,直接打印arr是数组首字节的地址。用toString相当于打印值。
不过网上说unicode是2字节编码,但是打印出来有3字节,原理暂时不明。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do-docker-k8s/6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