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香港科大商学院内地办事处携手领教工坊举办了主题为《打造中国式领导力》的香港科大“清水湾”思享会【第12期】活动。除了主题演讲,活动还安排了精彩的袁老师访谈环节。
肖知兴
本期嘉宾
教授创业代表。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前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学者,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私人董事会组织领教工坊的联合创始人,先后仼职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肖知兴老师2004年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获得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著有《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中国人为什么创新不起来》《企业江湖》《论语笔记》《常识与管理》等。最新著作《以热爱战胜恐惧》。
孙振耀
本期嘉宾
职业经理人创业代表。著名职业经理人、企业管理者。曾任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海辉软件(国际)集团董事长;扬智科技董事长;ATA总裁。现任领教工坊董事暨1202组领教、及优学院创始人暨董事长。
王海涛
本期嘉宾
持续创业者代表。香港科大EMBA校友、赢鼎教育董事长/创始人王海涛,从大四开始创业,从来都没打过一天工,是典型的持续创业者。
潘异
本期嘉宾
打工者创业代表。香港科大EMBA校友、汇川技术联合创始人潘异,最初在华为打工,后来和华为的十几位高管一起出来创立了汇川技术,后来公司在创业版上市,成为行业翘首。
Q
袁老师:今天这里汇聚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创业者:教授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创业者、打工创业者和持续创业者。在这个难得机会,我们试图从四个不同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国式领导力的真正内核是什么?
教授创业是灾难和笑话
保持清醒才能生存下来
Q
袁老师:肖老师,据说大学里最怕的一个事就是教授创业去了,我觉得您做的还是最难的一个创业:首先要帮人去“照镜子”,这是一个挺痛苦的过程,因为很容易把猫照成了狮子。
第二还要做“接生婆”。帮学员找到解决方案,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还要做“陀螺仪”,不断帮助他们去找方向。这个创业真的太难了。您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A
肖老师: 教授创业一般都是笑话。两种人创业是灾难,一种人是科学家,一种人是艺术家。教授其实属于科学家,有管理是科学艺术结晶的说法。但偏偏就这两种人的创业是灾难。所以大家如果亲戚朋友或自己是科学家或艺术家的去创业千万要小心。你真是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这个太危险了。
我觉得我属于科学家中的一类,27岁才去念博士的,所以还有社会化常识的一面,对自己作为学者、科学家的毛病有比较清醒的认知,所以凑合活下来了。
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其实主要是因为我在中欧教第一门课,叫管理学概论。看了太多老板做的太苦了,而且不得法。学校教的东西有时候离他们的现实很远,外面的咨询公司十家有九家骗他们钱,所以我觉得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平台,让他们真正得到靠谱一些的、好的方法论呢?
当时我非常鲁莽地找到了振耀,我们四、五个人就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了,其实真的就是因为喜欢才做,没别的原因。因为别的都给不到足够的动力让我去做这件事情。
对于中国式领导力,我的看法是,中国的创业者很苦很难,但恰恰是很多老板不够职业。大多数老板自己又不愿意做具体的管理,然后又不尊重这个工作的价值,因此公司成长会遭遇瓶颈。
所以我理解,领导力就八个字:知己知彼,取长补短。但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人生在世最难的事,就是认识你自己。
职业经理人创业:
追求人生的完整性,没有终点
Q
袁老师:孙老师,您在离开惠普的时候,曾总结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晋级赛,以及决赛等不同的阶段。您当时说您没有赢得决赛。那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问您,您这个决赛怎么样了?
A
孙老师: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会问我自己,思考我事业问题的时候有一个缺口一定要补上。我在外企干了那么长时间,在民企干了很多年,剩下的缺口就是创业。
我个人追求人生的完整性。但什么才叫终点我没有答案。只能说今年我在做及优学院,在做领教工坊,这是我每天就算在睡觉都觉得很心满意足的一件事。
如果说你做的企业符合你的初心,你觉得你做的事情有价值,不仅是对你自己有价值,对你所服务的对象、对社会是有价值的,我觉得人生就圆满了,不管它规模做得有多大。
持续创业者:
战略方向最重要,人贵在自知之明
Q
袁老师:非常羡慕孙老师和肖老师,都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事情中,去帮助别人成长,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接下来问海涛了,你是从大四就开始创业,从来都没打过一天工,当老板难不难?
A
王海涛:我觉得我确实打不了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人贵在自知之明,你什么时候行,什么时候不行,你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我天生不喜欢日常性的管理,开各种各样的会;每天准时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对我来讲就是一个灾难。所以,我先要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我自己有什么,然后找什么样的人配合我,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首先,我对教育行业方向的把握引领,在几个大的变革过程中基本上踩的比较准,包括今年经济下行,大家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而我们的增长在中国教育行业和整个人工智能行业里都非常非常快。我们价值战略在于今年是公司人工智能大规模扩张的一年,目前已经有1000多智能学习中心,而且今年上半年我们赢鼎教育应该是整个人工智能资本行业最赚钱的一个公司。战略方向是对的,这个很关键。
第二点,我整合资源能力还是不错的。能够在不同的平台上整合资源,为公司所用。
第三点,就是演讲能力和影响力还是不错的。
Q
袁老师:肖老师和孙老师,都接触过很多企业家,你们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A
肖老师:我觉得万法归一,最重要的还是知道自己的短板。你只要知道自己的短板,你自然就会保持敬畏感,有一份谦卑心,你就会去欣赏别人的长处。而你会去欣赏别人的长处,你自然就愿意付相对高一点的价码。如果没有那个敬畏心、谦卑心,他就往往会小看人家。所以要永远记住,没有完美的个体,但是有完美的团队,你只要找到能够跟你互补的人,歪瓜裂枣都不是问题。
孙老师:我觉得海涛刚刚讲的有一点非常重要,中国金融环境的快速变化,使企业必须要去快速面对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这是非常重要的。而管理又有几个很难突破的地方,第一个就是管理人员的养成需要时间,自己养成不了,就要去外面挖人。第二个是管理的幅度,即一个人管多少人,这个有限制,差不多十个,超过以后就很难了。
我认为现在要采用智能化的方式来帮助管理者做管理。过去管理上面很少谈机器的事情,但是以现代互联网的发达,信息的充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行为数据的采集等等,我认为科技智能社会对管理的冲击是已经可以看得到的。所以我觉得如果要面对这种快速变化以及突破这个瓶颈,管理方式必须要研究智能化的东西,可以让一个人管50到100个人,还能有余力。
打工者创业:让我再选择一次还是选择创业
Q
袁老师:潘异最初在华为,然后和华为的一些高管出来创立了今天的汇川技术。我想问一下,假如你现在还没离开华为,应该是什么样?
A
潘异:我最大的悲剧是人生经历中的第一份工作是进入华为,第二份经历就是去创业,所以头发都没了。袁老师刚才问的问题我觉得很好回答,第一,如果我还在华为,可能不会吃那么多的苦。第二个,头发可能还会在一半。开个玩笑。
我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整个团队创业当时也就是脑袋一拍,然后拉了一帮人,搞个团伙,畅想未来都说我们能做多大。因为当时华为在这一领域最大也就是大概1.5个亿,我们比华为可能要好一点,做3个亿,两倍市场。但没有想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这十几年汇川真的能够做起来,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原因,百分之七、八十是因为做了一个正确的决策——是我们出来创业,然后做这个我们熟悉的行业,又刚刚好赶上了中国工业这十几二十年的升级,工业自动化、电气化,到今天的智能化。
而到今天就开始要进入组织化、规范化了。拿任正非的话来讲,就是进入一个无人区,挑战非常大。原来在华为被洗脑,说要客户至上,我们自己也讲客户至上,当时不懂,我以为懂了,其实没懂。到了汇川之后,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客户至上。为什么?因为客户至上让我活过来了。以前我们只知道客户说什么我听着就好了,因为公司给我发工资要我这么做。
到了汇川的时候,你发现你要是听不进客户的需求,就没法给他定制。而汇川安身立命的根本主要是靠差异化竞争,给客户定制差异化的产品,做行业方案。后来逐渐发现,这个方法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要客户至上,真正把他的需求摆在第一位,站在他的位置上去理解他的需求,真正了解他的痛,才真正知道他的痛点,才让汇川存活到今天,并且得到发展。
但公司现在又开始进入一个无人区:现在投资的智能制造,在中国是无人区,在世界上也是无人区。虽然目前西门子也在做,ABB也在做,但是场景不在中国。欧洲、美国是没有这个场景的。汇川在这个环境里面要靠自己的智慧制定自己的标准,我们需要跨行业和火花,需要很多启发,需要启蒙。
Q
袁老师:再追问潘异一个问题,我们设想有这样一个场景——现在华为有个年轻人,他还是满头青丝。他找到你说,潘大哥,我想问你一下,我现在想拉几个兄弟们出去创业。当然我在华为也挺好。你会给他什么样的建议?
A
潘异:虽然说创业很辛苦,很艰难,回头看还是九死一生,但如果说现在碰到同样事情,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劝他去创业,因为人生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尝试的,即使是失败了,天也塌不下来,你一身本领还在,甚至更强。在哪里还能没口饭吃吗,为什么不去搏一把呢?特别在中国,我相信还有20年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有很多的机会。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hdkf/1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