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开发中,六大设计原则帮助开发者创建可维护、灵活和扩展性强的代码。这六个原则通常简称为SOLID原则,分别是:
每个类应该只有一个职责,即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或一组高度相关的功能。这样做的好处是,类的变更不会影响其他职责,降低了耦合度,提升了代码的可维护性。
示例:如果一个类既负责数据处理,又负责数据展示,可以将这两个功能拆分为不同的类。
每个类应该只负责一个职责。例如,Book类只负责书本信息,而BookPrinter类负责打印书本内容。
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也就是说,类的功能可以通过扩展进行增强,但不应通过修改原有代码实现新功能。这样减少了因修改代码导致的风险。
示例:可以通过继承或实现接口来扩展类的功能,而不直接更改类的代码。
下面的例子中,不修改AreaCalculator的代码,直接通过新增一个Circle类来扩展形状功能。
子类应该可以替换父类而不影响程序的正确性。换句话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都可以出现。
示例:如果有一个父类Bird,其子类Penguin应该不会违背“鸟会飞”这一逻辑。在设计时,飞行行为应在另一个接口中定义,而非放在父类Bird中。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是指子类必须能够替换父类,并且确保程序功能不受影响。换句话说,子类对象应该可以放在父类对象可以使用的地方,而不会引发程序问题或逻辑错误。
假设有一个 Bird 类,定义了鸟类的基本行为,包括 fly() 方法。如果我们创建一个 Sparrow(麻雀)类继承 Bird 类,是符合逻辑的,因为麻雀确实会飞。
但是,如果我们创建一个 Penguin(企鹅)类继承 Bird 类,这样做就不符合 LSP,因为企鹅不会飞。如果我们调用 Penguin.fly(),这会违反企鹅的自然特性,并引发逻辑错误。
为了符合里氏替换原则,可以通过分离不同的行为来避免误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飞行能力抽象为一个单独的接口(如 Flyable),然后只让会飞的鸟类(如 Sparrow)实现这个接口,而不是强行让所有鸟都具有 fly() 方法。
客户端不应被强迫依赖它不使用的方法。将庞大的接口拆分为更小、更具体的接口,使得类只需实现其需要的接口即可。
示例:如果一个接口Shape定义了drawCircle()和drawSquare()方法,那么一个只负责画圆的类实现该接口会很不合理,可以将接口分为Circle和Square,让类按需实现。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而应该依赖于抽象。换句话说,要依赖接口或抽象,而不是具体实现。这样有助于代码的扩展和测试。
示例:在电商系统中,支付模块不依赖于具体的支付实现(如PayPal或CreditCard),而是依赖于一个抽象接口PaymentMethod,这样更容易替换不同的支付方式。
一个对象应尽量少地了解其他对象。每个模块或类应该对其他模块或类有尽量少的了解,避免过多直接依赖。
示例:当访问一个对象的属性时,避免通过多层链式调用(如a.getB().getC().getD()),可以通过封装让对象直接访问所需信息。
到此这篇测试驱动开发含义(测试驱动开发的三原则)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kotlinkf/7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