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SS定义:cascading style sheet 层叠样式表(css就是装饰HTML的)
二 、为网页添加样式
1、术语解释
css规则 = 选择器 + 生明块
选择器:选中元素
声明块:出现在大括号中包含很多声明(属性),每一个声明(属性)表达了一方面的样式
三、CSS代码书写的位置
1、行间样式(内部样式表):直接在对应的HTML标签后面加上属性 style = “css 样式”
2、页面级css(内联样式表):在head标签里写上style标签
<style type=”text/css”>
css 样式
</style>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
前两个属性是告诉浏览器这里边链接的是 css 样式, href 里边放地址,然后把 css 样式写在 css 文件里
四、css选择器
1、作用:精准的选中你想要的元素
2、选择器种类
1) id 选择器:给 HTML 元素后边加上属性 id=“id 值”,对应在 css 里边写上#id 值{css 代码}, 一个元素只能有一个 id 值,一个 id 值只能对应一个元素。
2) class 选择器:给 HTML 元素后边加上属性 class=“class 值”,对应在 css 里边写上 .class 值{css 代码},和 id 不同的是: 一个元素可以有多个 class 值(写法:class=“class 值 1 class 值 2”), 一个 class 值也可以对应多个元素。
3)标签选择器:在 css 里边写上标签名{css 代码}, 则 HTML 里边所有的此类标签都应用此 css 样式属性(不管这个标签在哪,也不管外边被套了多少层,都能被选中)。
4)通配符选择器:在 css 里边写上*{css 代码}, 则 HTML 里边所有的标签都应用此css 样式属性。
5)属性选择器:在 css 里边写上[id]{css 代码} / [class]{css 代码}, 则所有的id/class 元素都会应用此 css 样式,如果写上[id=“id 名” ]{css 代码} / [class=“class 名” ]{css 代码}, 则只有被命名成这种 id/class 名的元素可以应用此样式。
6)伪类选择器
:选中某些元素的某种状态
:hover,鼠标悬停上面的状态
:active,激活状态,鼠标按下状态
:link:超链接为访问时候状态
:visited,超链接访问过后的状态
顺序:注意如果说上面四个一起使用一定按照link visited hover active ,便于记忆,可以这个样, lvha 爱恨法则
7)伪元素选择器
:before
:after
<span>HTML</span>
span::before{
content:”《”
}
五、层叠
1、声明冲突:同一个样多次应用到同一个元素,解决声明冲突的过程,浏览器自动处理
2、权重计算:
1)、比较重要性
• 作者样式中的!important样式
• 作者样式表普通样式
• 浏览器默认样式表中的样式
2)、比较特殊性
看选择器,总体规则选择器选中的范围越窄,越特殊
具体规则:通过选择器,计算出一个4位数(XXXX)
• 千位:如果是内敛样式记作1,否则记作0
• 百位:等于选择器中所有id选择器中的数量
• 十位:等于选择器中所有类选择器、属性选择器、伪类选择器的数量
• 个位:等于选择器中所有元素选择器、伪类选择器的数量
逢256进1
3)、比较源次序
代码靠后的胜出
到此这篇css3新增属性(html5和css3新增属性)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原作者:
原链接:https://blog.csdn.net/_/article/details/?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252C%2522scm%2522%253A%3..pc%255Ffavorite.%2522%257D&request_id=06&biz_id=&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favorite-2~favorite~first_rank_v2~hot_rank-2-.pc_favorite&utm_term=HTML%E5%85%A5%E9%97%A8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qdhtml/2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