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什么?
swagger,俗称丝袜哥,是用来生成接口文档的。没有使用swagger的时候,你写完后端接口,得自己将后端接口地址一个个地整理出来,告诉别人这个接口是干嘛的,要传哪些参数,正常情况下返回的参数是咋样的,非正常情况返回的又是咋样的。很麻烦有木有?有了丝袜哥,你只需要简单地加上几个注解,然后会有一个丝袜哥的ui界面,里面就包含了接口的所有信息,灰常地方便。
二、 怎么用?
以下操作基于springboot项目。
1. 添加依赖:
2. 启动类上加注解开启swagger相关注解:
3. 配置swagger:
新建一个配置类,对swagger进行配置:
这个配置类对swagger做了一些基础的配置,最重要的就是扫描路径,即basePackage,其他都是页面上展示的东西。配置完这个,然后启动,访问:,就可以看到如下页面:
4. 接口中使用swagger:
假如我现在在swagger能扫描到的包下新建如下几个类:
你重启项目,再次访问swagger-ui,你会发现,页面中就已经有这两个接口了,如下:
点击try it out,就可以对接口进行测试了。但是,这样看起来怪怪的,因为没有接口的说明,也没有字段的说明,字段是否能为空也没有限制,响应示例也没有。
5. 加controller的说明:
在UserController类上加上注解:
加上这个之后,界面就变成这样了:
6. 其他注解:
如果参数是对象,那么怎么搞?比如上面的add方法,参数是User对象,那么就在user类上用如下注解:
这样,在接口中就会显示这些参数的释义了。
7. 显示model:
我们还可以直接将整个User类暴露在接口文档中,只需要在add方法中,加上,那么在页面中就会显示model了。
加上配置后的代码如下:
最终效果如下:
1. 二叉树存在的问题:
二叉树虽然操作效率比较高,但是如果数据一多,就会有好多好多的节点,需要进行好多次的I/O操作,构建出来的二叉树就会很高很高,也会降低操作速度。
2. 怎么解决?
二叉树因为每个节点只能有两个子节点,所以数据一多构建出来的树的高度会很高。所以就出现了多叉树,顾名思义,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这样来降低树的高度。
3. 常见多叉树:
(1). 2-3树:
第二层左边的节点,有两个元素,7和5,它又有3个子节点,这就叫做2-3树,其中节点称为3节点,节点称为2节点。

2-3树是最简单的B树,它有以下特点:
(2). 2-3-4树:
和2-3树的区别就是,它还允许节点有三个元素且有四个子节点。
4. B树:
B是balance,平衡的意思,所以,B树首先是一棵平衡树,而平衡树首先得是一棵排序树。所以B树就是一棵平衡的、排序的多叉树。B的相关说明如下:
5. B+树:
B+树是B树的变体,和B树的区别就是,B+树所有数据都存放在叶子节点。
6. B*树:
B*树又是B+树的变体,就是在B+树的基础上,在非根非叶子节点之间增加了指向兄弟节点的指针。
到此这篇swagger3配置(swagger怎么配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rfx/4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