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Spring概述
- 二、Spring入门
- 1.引入库
- 2.导入Spring配置文件
- 3.编写逻辑代码
- 4.将这个类交给Spring去管理即注册到Spring容器中
- 5.Spring容器的实例化
- 6.获取对象方式
- 三、Spring依赖注入
- 1.xml注入
- 2.注解注入
- 2.1方案一:使用@Autowired
- 2.2方案二:使用@Resource
- 2.3@Autowired和@Resource区别
为什么使用的Spring:
1.代码耦合高
2.对象之间依赖关系处理繁琐
3.事务控制繁琐
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DI/IOC和AOP的容器框架
轻量级:简单好用,通常来说功能不强大(但spring功能强大)
DI(依赖注入):动态的向某个对象提供它所需要的其他对象,也可以为对象的属性字段赋值。(依赖注入又分为xml注入和注解注入)
IOC(控制翻转):由spring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创建,销毁)
AOP(面向切面编程):解决重复代码。将相同的逻辑抽取出来,即将业务逻辑从应用服务中分离出来。然后以拦截的方式作用在一个方法的不同位置。
导包的时候注意,现在使用Spring,要完成最小导包,即:需要什么jar包,我们就导入什么jar包,用到了其他功能,再添加相应jar包。这个对认识框架的包是非常有帮助的:
1. 在classpath的根目录下新建一个applicationContext.xml配置文件,文件名可以自定义,但是通常使用applicationContext这个名字:
在配置文件中将这个Java类交给Spring管理。在applicationContext.xml中配置
Spring容器对象有两种:BeanFactory和ApplicationContext(推荐使用)
BeanFactory
ApplicationContext(推荐使用)
方式一:通过id直接拿到相应的Bean对象
方式二:通过id与对象的Class对象拿到Bean对象(推荐使用)
顾名思义:在xml中进行配置,但是这种方式必须有对应的setter方法,所有这种注入方式又称之为属性注入或setter方法注入
顾名思义:通过注解实现注入,这种方式可以将注解写在setter方法上,也可以写在字段上,如果写在字段上可以不需要setter方法
2.1方案一:使用@Autowired
@Autowired为Spring提供的注解
2.2方案二:使用@Resource
2.3@Autowired和@Resource区别
@Autowired:默认类型匹配再按照名字匹配
@Resource:默认按照名字匹配然后按照类型匹配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rfx/46136.html